“桑美”风暴潮 超强台风“桑美”(0608)于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。 “桑美”是近50年来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台风,登陆时适逢天文大潮期,造成了浙江、福建沿海的特大风暴潮灾害,福建、浙江两省共损失70.17亿元,死亡230人,失踪96人。
图1 “桑美”风暴潮分布
沿海增水超过100厘米的验潮站有6个,最大增水发生在浙江鳌江,达401厘米。6个验潮站的最高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(图1),浙江瑞安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62厘米。 浙江省台州、温州、丽水等地受灾人口345.6万人,死亡2人,农田受淹103.2千公顷,堤防决口674处、81.1公里,损坏堤防5,180处、396.4公里,损毁护岸1,833处,冲毁塘坝678座,海洋水产养殖损失10.6千公顷、水产品2万吨(图2),渔船沉没1003艘(其中小船899艘),受损1153艘,养殖和渔船损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.3亿元。
图2 浙江省南麂岛被损毁的深海养殖网箱
福建全省有14个县市、164个乡镇受灾,受灾人口145.52万人,其中228人死亡、96人失踪,农作物受灾68.8千公顷,成灾44.23千公顷,直接经济损失63.87亿元。 “碧利斯”风暴潮 强热带风暴“碧利斯”(0604)于7月14日12时50分在福建省霞浦县北壁镇登陆,受“碧利斯”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,福建、浙江两省直接经济损失57.55亿元。 沿海增水超过100厘米的验潮站有12个,最大增水发生在浙江海门,达182厘米。浙江、福建两省有13个验潮站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,福建琯头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108厘米(图3)。 福建省57个县市、591个乡镇受灾,5个县级城区受淹,受灾人口402.81万人,紧急转移51.9万人。农田受灾面积175.97千公顷、成灾82.0千公顷,直接经济损失50.62亿元。
图3 “碧利斯”风暴潮分布图
浙江省受灾人口107.7万人,紧急转移26.8万人,22542艘船只回港避风。农田受灾面积34.61千公顷,堤防决口153处、4.7公里,损坏堤防267处、48.2公里,损毁护岸505处,冲毁塘坝58座,水产养殖损失4.6千公顷,船只损毁354艘,沿海养殖与渔船损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.93亿元。 “珍珠”风暴潮 台风“珍珠”(0601)于5月18日凌晨2时15分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和饶平县交界地区登陆。受“珍珠”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,广东省海洋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12.3亿元。 沿海最大增水出现在广东海门,达181厘米,超过当地警戒潮位8厘米;另外还有5个验潮站最大增水超过100厘米。 广东省受灾人口778.12万人,紧急转移32.7万人。农田受淹21.19万公顷,水产养殖损失94.49千公顷,堤防损毁1,675处,144.89公里,沉没损毁渔船1,518艘。 (摘自《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》)